杭州IT培训
美国上市IT培训机构

400-111-8989

2021年UI设计趋势,你get到了吗?

  • 时间:2021-06-04 14:22
  • 发布:杭州达内
  • 来源:精品干货

像时尚圈一样,每年在设计界都会发生一系列的流行趋势变化,当然了今年也不例外。

面对审美趋势迅速爆发和扩散,把握当下UI设计趋势,不仅能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,而且还能给使用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。




UI设计趋势一:玻璃拟态(Glassmorphism)



什么是玻璃拟态?简单来说就是将深度、阴影和模糊背景结合一起,营造出玻璃质感的设计风格,因而被称为玻璃拟态(Glassmorphism)。

典型特征

◆ 透明度(使用背景模糊达到磨砂玻璃的效果);
◆ 物体漂浮在空间中,通过前后关系突出界面的层粗感;
◆ 利用鲜艳色彩突出模糊透明度;
◆ 半透明物体边缘作微妙处理,采用细腻边框表现出玻璃的质感。


在网页设计中适当运用玻璃拟态效果,会让产品看起来更有吸引,同时也会使界面更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。

这种3D化的磨砂柔光玻璃效果,给界面赋予轻盈与通透的视觉感受,营造出未来感十足的场景,非常适合科技类网站设计传达智能的概念。



UI设计趋势二:3D元素



近年愈来愈多设计师开始熟练运用各种建模软件,以更加合理恰当的方式构件3D UI元素,使界面更加贴近真实物理环境,贴近我们的生活。

事实上,3D元素在UI设计中已经不是新鲜玩法,早于十多年前我们就应该看到他的身影。不过与前几年的3D设计相比,如今3D元素更多是以插画方式呈现,甚至受到扁平化风格的影响,变得更加简约。

未来,3D设计将会在各领域设计趋势中继续延续,尤其是UI、网站、动画、角色等,呈现出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。



UI设计趋势三:动效和交互



交互设计中,动效驱动的微交互正式UI设计中不可缺少的“润滑剂”,能起到承上启下、强化整体逻辑之作用。
动效有很多种,传统的加载动效,能缓解用户因等待而引起的烦躁感,在元素上做些个性化设计,还可更好地传递品牌形象;反馈动效能让UI操作变得更顺畅,还能让用户快速获得系统的反馈,清晰明了整个界面的逻辑和状况。

平淡无奇的动效设计的动效无法满足视觉和交互需求,适当给元素添加动效,会让交互反馈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,同时还能满足使用场景的需求及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。



UI设计趋势四:插画设计



过去几年插画一直以“坚挺”之姿站在设计趋势的最前列,尤其是Wap和APP设计,插画似乎应用得愈来愈频繁,甚至愈来愈多样。
作为UI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UI元素,插画所传递的信息会比文字更为丰富,同时也比图片更加直接到位。可以说,插画在UI设计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,它可以让界面变得更清晰、更时尚,也可以更精准,更有表现力。


插画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,主要是来自插画本身的属性,他既连接了设计作为内容的呈现,同时还带着明显艺术化属性作为美观的展现。



UI设计趋势五:深色模式(Dark Mode)



近几年,愈来愈多产品推出深色模式,无论是iOS,还是Andriod,深色模式已经成为产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,手机就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能离开的工具。有研究表明,大多数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6-8小时以上,而且晚上使用手机的时间比白天更多,因此深色模式的兴起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。

相比起浅色模式,深色模式采用最优的文字前景与深色背景对比度,对文字和系统图标的颜色做了优化处理,让用户在暗黑环境下也能流畅地使用产品,同时最大程度提供界面的易读性和舒适性,缓解用户眼睛疲劳,及节约手机用电。

人的审美观会不断变化,而我们也很容易会厌倦某种趋势,因此几乎每年就会有新的趋势诞生,也有旧的趋势返场。时常关注目前UI设计流行趋势,能增强我们探索和开发产品的潜力,还能激发我们的创造性。

预约申请免费试听课

怕钱不够?就业挣钱后再付学费!    怕学不会?从入学起,达内定制课程!     担心就业?达内多家实践企业供你挑选 !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部分系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以保证您的权益!"
上一篇:还在纠结Java和Java大数据如何选择?
下一篇:Spring中国官方牵手达内教育,在华推出汉化版Spring认证体系与课程

Java 后端有哪些不用学的技术?

分布式存储之数据切片

策略模式:巧妙替代你的if-else

sorted()之正序倒序

Copyright © 2023 Te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0853号-5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508号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选择城市和中心
江西省

贵州省

广西省

海南省